實驗室博士生獲IEEE能源互聯網與能源系統集成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

澳門大學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智慧能源研究室学者獲得第六屆IEEE能源互聯網與能源系統集成國際會議(IEEE EI² 2022)最佳論文獎。作者為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智慧能源研究室的博士研究生王臻懿及助理教授張洪財。論文提出了一種基於生成對抗網絡的基線負荷估計方法,可保障電力市場雙方利益,並促進需求側響應的正常運行,從而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性與穩定性。

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機關黨組書記楊振武訪澳大

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機關黨組書記楊振武今(19)日率團訪問澳門大學,了解澳大的歷史、學科佈局及科研成果。楊振武對澳大近年的發展和成就表示讚賞,尤其對澳大國家重點實驗室豐碩的研究成果給予了高度的肯定。

澳大舉行第二屆澳門智慧城市技術研討會

由澳門大學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粵港澳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協辦的第二屆澳門智慧城市技術研討會於澳大召開線上會議,吸引逾150名海內外專家及學者參與,探討智慧城市發展的重大戰略、先進理論、關鍵技術與實踐應用,進行多學科交叉的思想碰撞,共同推進城市與行業的智能升級,為灣區的創新生態系統貢獻力量。

澳大與中國南方電網共建聯合實驗室 促碳中和能源電力科研發展

澳門大學與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南方電網)今(8)日線上簽署合作協議,成立“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澳門大學碳中和智慧能源電力聯合實驗室”,並舉行揭牌儀式。該實驗室將通過校企合作,充分發揮雙方互補優勢,開展“碳中和智慧能源電力”領域科技攻關、人才培養與產業推廣,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助力澳門、大灣區乃至全國能源電力行業創新發展。

澳大首辦遙感技術課程 吸引全球近700學者線上參與

澳門大學主辦第一期“遙感信息處理及在城市環境的應用”線上暑期培訓課程,由國內外遙感信息處理的專家向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超過665位學者,就遙感信息前沿技術發展分享真知灼見,共同為解決全球面對的科技挑戰出謀獻策。

澳大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行學術委員會會議

澳門大學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行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4次會議,多位專家學者分別於線上爲實驗室建設及發展積極獻策。

澳大研究成果為澳門實現“碳中和”提出技術路徑

澳門大學校長、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宋永華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發表研究成果,提出促進澳門能源系統碳中和實現的技術路徑。有關研究《智慧城市能源系統邁向碳中和的典型路徑研究:以澳門為例》獲國家科學思想庫的核心媒體期刊《中國科學院院刊》“預出版”。

澳大與阿里合作成功開發“假圖粉碎機”

為了提升網民的網路安全意識,澳門大學與阿里巴巴媒體安全技術研究團隊的研究人員開放圖像篡改檢測技術“假圖粉碎機”讓大眾體驗,從而推動創新的技術發展,助力解決有關社會問題。相關技術將發表於人工智能領域的頂級會議——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CVPR)並作口頭報告,接受率約5%。

澳大宋永華獲“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光華工程科技獎

適逢第6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第14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獲獎名單今(30)日於中國工程院第16次院士大會上公佈。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榮獲光華工程科技獎,以表彰他在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成為今屆澳門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

專訪孔慧教授: 研究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傳感和高精定位

孔慧教授於2021年加入澳門大學,目前擔任科技學院機電工程系、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系副教授和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成員。2007年他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NTU) 電氣與電子工程獲博士學位,過去曾在多個國家及大學進行教學及研究,包括南京理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俄亥俄州立大學、法國巴黎烏爾姆的高等師範學院等。

1 ... 3 4 5 6 7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