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的三名學生最近為老師和同學開發了一款實用的手機互動小程式「UMor」。用戶可以透過「聊天」功能獲取有用的信息。該小程式還可以應用在旅遊業。
UMor由電腦與資訊科學系四年級學生陳冠華、李俊飛、張衛健開發。榮獲2019年澳大移動APP設計比賽第一名。三名學生最初的目標是利用過去四年在澳大學到的專業知識來發展一個實用的課程。
為了確保不同手機系統的使用者有更好的體驗,三人開發了Umor作為微信小程式。好處是,使用者可以詢問有關澳大校園的問題,包括學校班車的到達時間、公車卡儲值地點、校園內餐廳的位置等,並即時獲得文字解答。 UMor也連接到UM的開放資料應用介面平台,可以顯示校園內多個建築物的用電量、用電趨勢以及相關預測。
為了設計UMor,學生必須學習微信的WXML語言,由於伺服器資料庫維護的複雜性,這花費了他們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陳冠華提出了UMor的想法。自去年夏天以來,他一直在黃輝教授的指導下參與自然語言處理的研究。在這個過程中,他逐漸意識到「設計一個程式來模擬人類行為是非常有趣的」。
最近,三位學生嘗試優化澳門大學的使用者介面和內容,並透過微信在家中討論這些問題。他們希望 Umor 能夠包含更多數據,例如用水量數據,在 UM 之外有更廣泛的應用。他們還希望開發額外的功能,例如語音識別和自動回复,使程式能夠「聽懂、說話」。
隨著畢業在即,三人計劃繼續攻讀資訊科技碩士學位。李俊飛希望成為互動設計師。張衛健打算從事自然語言處理的研究。陳冠華說,除了繼續探索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之外,他還可能編寫一些有關教育或翻譯的程式。